第(2/3)页 “主人,根据网上的公开资料数据,没有发现全知社和奥术领域有什么重叠。他们的仪轨中,倒是有类似于深渊献祭的内容,但也完全荒诞不经。” “我看了一下,这些仪轨大多来源于蓝星上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卡巴拉神秘学,这些神秘学看似和奥术有接近之处,但实际上完全不是一回事。简直就像是对奥术的……Cosplay?” “我不理解,这种完全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虚假仪式,是怎么流传这么久的?” “啧啧啧,完全不懂得奥术的人类,居然只凭空想,就想出了某些奥术的表现形式,还真是有点出人意料呢。” 只凭空想吗? 不,肯定不是。 哪怕是Cos,也足以说明最初画这个法阵的人,是真的见过“召唤恶魔”的真实法阵的! 全知社创立到现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难道说,在三百年前,蓝星真的也存在奥术? 那为什么现在蓝星人无法学习奥术了? 难不成是什么末法时代灵气复苏的剧本? 方豫想了想,决定不想了。 费这个事干什么,直接把全知社的“万王之王”、“秘仪大师”、“大贤者”,这三个顶层绑来问一下不就知道了? 全知社的组织架构很复杂,分成对内和对外两套体系,对外经常有人说某人是全知社的社员,但实际上,可能这个人只是全知社“托儿所”层级的成员。 全知社的内部等级中,“托儿所”是最低的一个档位,严格来说并不是正式的全知社成员,只有他们通过了考验,成为了“守护者”阶层,才算是真正踏进了全知社的门槛。 托儿所、守护者、共济者、秘仪、至高,这是全知社成员的五大阶层。 在“托儿所”层级中,又分成见习、启蒙、次修,三个层次。 见习,就是刚刚进入全知社的成员,这部分人对全知社了解非常有限。 启蒙,是已经接受了全知社全套的启蒙教育,开始学习一些入门的教义,这部分人的人数是最多的,很多人出生后,就已经是启蒙的等级。 次修,就相当于仙侠里面的外门,这部分人会执行一些基础的任务,每个人都处在严格控制与考核之下,需要进一步证明自己,才能够进入“守护者”阶层,成为全知社的正式成员。 “守护者”阶层,是全知社的骨干成员,获得了最基本的信任,这个层级同样分成数个等级,从最低级的“学徒”,到最高级的“守门人”,都是守护者层级。 “共济者”基本上就能算得上典型的中层了,放在大企业中,基本能相当于某些城市的分公司总经理或大事业部下面的部门经理级别。 这个层级中,又分成“同伴”、“蓝色教士”、“大师”、“苏格拉骑士”等级别。 而到了“秘仪”阶层,是真正的高层,这个阶层只有两层: 低级的“牧师”与“王子”。 高级的“法师”与“国王”。 这两个阶层基本已经进入了全知社的核心层,相当于序列三和序列二的天使。 而全知社的最高层,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象征智慧、权力、力量三位一体的“大圣者”、“万王之王”和“暴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