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然,如果学校的预算审批进度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就当我没说。” “但我这几天找论文的时候,发现可能有几个团队已经开始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了,比如西大的马宝龙和纽大克兰特数学科学研究所的德里克金。” “德里克金上个月刚刚在arXiv上发了一个我认为是这个课题的前置性研究,我把文献发到您邮箱里了,您可以看一下。” 方豫指了指自己的电脑屏幕。 童永山解除锁屏,戴上花镜,点开方豫的邮件,越看越心惊。 德里克金这篇文章只是针对神经网络在强因子模型中对非线性数据处理可能会造成一些影响而做出了阐述。 看似好像不相关。 但这玩意儿只要再往下走几步,就到了自己想要研究的东西了啊! 到时候,又是一场学术竞争! 在自然科学领域,这种学术竞争非常常见,但在计量经济学中,还真不算常见。 这个行业圈子比较小,大佬也不算多,每个大佬的研究方向是不同的,所擅长的东西也不同,其实很难撞车。 但现在童永山是要跨界,这一跨,可能就得扯到蛋。 方豫这个小子,本科都还没毕业,行事风格怎么那么学阀呢? 童永山暗自腹诽,这小子估计以后得欺师灭祖悖逆人伦。 不过真有那么一天,自己也都退休了,有个有出息的弟子,反倒是好事。 要是自己退休后这小子真欺师灭祖了,就找个机会,把他字儿摘了。 管他叫方象。 然后再让学界的人一起骂他。 “方豫,你可以先去和这家企业谈谈,看看他们能投资多少。如果说这个项目做成企业委托,也不是不行,但资源方面,学校的资源就不能用了,这个你明白吧?” 童永山说的比较隐晦。 方豫点了点头:“好的老师,我明天就去跟他们谈。不过,毕竟学校也有署名权,许可证到时候可能还要学校出面。” 童永山想都没想:“这是当然。” 方豫微微一笑。 人工智能这张门票,到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