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要有下手的机会,他都不拘目标是谁。 已知的九名被害人,年龄是16至57岁,三名女性,六名男性。 女性和上了岁数的男性,顺序靠前,之后的被害人一个比一个年轻、一个比一个强壮。 被害时间上,也由入更、两更、三更,到黎明、到清晨,再到午后。 这些很能说明凶手行凶心态上、和胆量上的一个成长。 所以,其挑选目标时,也由弱至强,不是完全的随机,只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与被害人之间无过节,甚至都互不相识。 可惜没有找到第一个被其杀害的人。如果找到了,凶手早就能抓拿到案。 第一个被害人,一定没有随意性,一定是凶手特意挑选的,一定与凶手有着什么样的过节,一定是凶手本村、或者是紧挨着的邻村的人。 “安排些人,从此处,到八名被害人生前所居住的村庄,用最近的线路,会路过河、溪之类有水的线路,跑一遍。路上要注意两边有没有什么新鲜的掩埋痕迹。”叶风下令。 习惯了龟缩的凶手,突然跑出这么远,最大的可能,就是想引开锦衣卫的注意力。 所以,这一次的行凶方式才会略微有了些不同,就是故意在最短的时候内、让被害人的尸体被发现。 带走被害人衣物的行为,也是在故意拖延被害人身份被识别出来。 以前凶手不在乎这一点,现在他突然变得在乎了,那目的性也就变得强烈了。 但这对于凶手本人而言,是一些极大胆的尝试。 尝试着给被害人补刀,尝试着跑这么远,尝试着挑衅官府。 却最终还是因为胆怯,行凶模式并没有改。还会本能的害怕,会在行完凶后,用最短的时间跑回家。 尽管他的确有点儿聪明,但本能就是本能,且是从小就在强压下养成的本能。 所以,他也没有时间烧毁被害人的衣物,一定会带上,一定会就在回家的路途附近掩埋,一定会选择直线回家,也一定会在路过水源时,把自己给清洗干净。 叶风把温开文留下了,再给他留下了自己身边仅剩的几名红鱼卫,协助其在水桂村,查察该名被害人的身份。 “你们查其身份时,也多找村中老人打听打听,有没有在近几日见过村中的陌生来人。还要找全村打听,有没有见到个在雨中疾速奔跑的男子。” 叶风吩咐完,骑马又往桂名村赶。 他有种强烈的感觉:豆豆的尸体一定会被找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