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要给政儿做奇怪的饭菜。”李牧咬牙切齿,“王宫之中膳食多清淡,这是礼仪。若政儿习惯这些奇怪的饭菜,将来该如何?” 朱襄捂着腿道:“把礼仪改了?” 秦始皇连六国都灭了,在宫里难道不能吃脑花酸笋肥肠臭豆腐臭鳜鱼?你这是瞧不起谁呢! 李牧道:“你这是想要教出一个暴君?” 朱襄问道:“秦王不是暴君,这话你说,你自己信吗?” 嬴小政抬头:“我阿父也能算?” 朱襄道:“病恹恹的暴君也是暴君。” “哦。”他继续低头闷头苦吃。 第140章 白菜粪菜肥泥 几日后,李斯带走了朱襄的亲笔信。 春申君在李斯离开后就寝食难安,晚上睡觉时脑海里都不断闪过朱襄那张长了满头白毛的冷淡脸,亲自驱车到长江南岸等着。 李斯刚一度过长江,他就拆开了朱襄的信。 朱襄没有说这件事与他有关还是无关,只介绍了棉花的习性,说秦国人纺织棉布是为了替代麻布。 棉布比麻布更柔软保暖,庶民若改麻为棉,可能能与“温饱”一字理想稍近一步。 朱襄还提醒,棉花和麻的纺织过程不一样,楚国盲目种植棉花,却又不知道如何纺织,恐怕会害民。若楚国真想种棉花,先让工匠改造纺织机之后再试种。秦国是肯定不会将棉花纺织机直接卖给楚国的。 春申君翻来覆去看朱襄的信,怎么也看不出朱襄在用什么计策。 难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棉花确实是个好东西,秦国自己都在大批量种植。楚国摸着秦国的石头走路,还能摔河里去? 春申君不由有些愧疚。他不能因为朱襄曾与他不睦,就怀疑朱襄的品德。 何况当初朱襄所施展计谋,是建立在自己要杀朱襄的前提上。若自己没有杀朱襄的心思,朱襄的计谋就不成立。 春申君长叹一声,拿着信去找楚王。 楚王看完朱襄的信后,立刻将朱襄的信揣进怀里,然后问道:“朱襄公的言下之意,是不赞同楚国种棉花了?” 春申君道:“朱襄公只是提醒我们,现在楚国种了棉花也无法纺织棉布。” 一大臣立刻道:“商人能买来棉种,自然也能买来纺织棉花的工具。大王又不是下令全国推广种植棉花,他们私人的田地种什么,和大王有何关系?” 楚王想了想,是这么一回事。 他喜穿丝绸,就算要穿棉布,哪怕楚国能纺织棉布了,他肯定也只穿从秦国买来的最好的棉布,所以不会特意推广棉花种植。 之前他之所以让人驳斥李斯,只是因为李斯斥责楚国“偷”棉种,拂了他的脸面,让他很愤怒。 又一大臣言:“庶人不知如何纺织棉花,自然不会种植棉花;商人想要牟利,他们改种棉花,盈亏自负。只要收得上来税赋,便是对楚国无碍的。” 楚王又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春申君嘴唇翕动,双手在膝盖上握紧,在心中长叹一口气,没有与群臣争辩。 除了他现在地位远不如以前,不能再一力与群臣争辩之外,他也知道,自己就算说出了与他们不同的话,也无济于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