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可这些失业员工也不可能全部被杨基老抓走,总有留在老家内,四处打零工、帮工维生、挣扎在温饱线上下的人。 这名来自杨基老地区、没有经历过全员大失业潮的美利坚员工联合会高层,这时候才发现不同地区的员工诉求差异原来如此巨大。 在杨基老地区工作的员工,都是想要一个更好的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而德克萨斯的员工,却只是渴求一份养家湖口的工作。 不只是这名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德克萨斯的所有员工,基本上都是从世界最悲惨的各地,招收来那些地方最底层的悲催人士, 这些悲惨人士在老家、在过去,都是食不果腹,随时可能饿死的人。 地朝的被地朝文化誉为士农工商第二阶层却最为悲惨的无地农奴、东欧在纯粹法律上就是最低阶层的农奴、中东被宗教政治双重压迫的奴隶…… 他们来到德克萨斯,来到史密斯工厂区,不论再怎么高强度的劳动量,在德克萨斯工作,也比他们在随时可能会饿死的老家强。 在德克萨斯寻求更进一步生活水平的员工,都是德克萨斯本地的有地有产的农民, 这些人,在当初的员工非法聚集活动后,汤姆都找到了他们的真正用途——让这些有火器经验的人上战场。 这些渴求更进一步、有火器经验的员工都被汤姆送上了法墨战争的一线战场。 死的死伤的伤不说,活下来的都是战场老兵,这些人给予一定高社会地位,对汤姆的政权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 反观杨基老地区,杨基老地区已经大力发展了近百年的工业, 杨基老地区经过这近一百年的高速发展,在工厂区辛勤工作的员工的生活水平却没有任何改善,员工们当然早就欲求不满了。 所以说,对于出生于杨基老地区的美利坚员工联合的高层,根本不敢相信有人居然满足与生活在工作十七八小时的工作环境中。 甚至这名美利坚员工联合会高层,从这名火车站工人听出了“太早的情况就不说了,就连前几年都是濒临饿死的处境,我能变好一点就行了,至于更进一步,我想都不敢想。”的意思。 这些员工到底应不应该再求更进一步的生活呢? 天知不知道都不一定,但汤姆知道。 汤姆知道,总有人只要生活的曾经好一些,就不会反抗,就会安于现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