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精彩的演讲!-《无赖神医》


    第(2/3)页

    “恩,你说的有道理,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医的命运是中华传统文化命运的一个缩影……是否废止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中医界本身的事,而是整个思想界、文化界的事,是“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cháo的重要环节。”叶之秋赞同的点了点头,朝那高挑的同学扬了扬手,示意他坐下。他目光扫视了一圈,台下同学的表情都一一收入眼中,有惊讶、有愤怒、有期待,这些便是叶之秋所要的效果!

    “大家都是中医系的,我想大家对中医的历史都有所了解,一百多年以来,中医所走过的道路真是坎坷多艰,几次险遇取缔。当然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医的命运是中华传统文化命运的一个缩影。”叶之秋的这番话引起轰然大波一时间窃窃私语争论辩驳者无数但是声音在这位嚣张的演讲者面前实在过于没有底气。见台下的人没有辩驳之意,他便补充说道:“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废除中医的人是俞樾。俞樾是一代经学大师,他在1879年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废医论";之后又发表《医药说》,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第一次zhèng fǔ部门公然排斥中医的行为发生在1912年北洋zhèng fǔ统治时期,这就是著名的"教育部漏列中医案"事件。当时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这个《法令》前后两次颁布,都没有把"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而是只列了西医。这在当时引起中医界强烈抗议,纷纷要求将中医列入教育计划,但被北洋zhèng fǔ教育总长汪大燮明确拒绝。后来为了安抚中医界的情绪,又辩称“非有废弃中医之意也”。这样的历史对你们而言有何感想?”

    台下的陆晴思认真倾听着叶之秋的一言一语,当他阐述出中医存亡的观点时,陆晴思不由为之点头赞同,那双迷人的双眸至始至终没有从他的身上移开过

    “花痴,是不是觉得台上那家伙很有才啊?”一旁的江燕附到陆晴思耳边,轻声道。

    “才……才没有呢。”见人看出了自己的心思,陆晴思连忙解释道。

    “嘿嘿,有没有只有你自己清楚,但这家伙确实蛮不错,能说会道,还做的一手好菜。哎,可惜名草有主了。”

    听到“名草有主”这词,陆晴思不由神情黯淡下来。

    台上的叶之秋并没注意到这边发生的事情,而是继续做他的“传销”。

    “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提出,传统文化遭到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是否废止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中医界本身的事,而是整个思想界、文化界的事,是"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cháo的重要环节。中医药学作为"旧传统、旧文化"的一部分,也遭到了批判或否定。新中国建立初期,余云岫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继续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50年代初,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因为MAO主席大力扶持中医,最终卫生部两位副部长王斌和贺诚被撤职。”叶之秋缓住气喝了一口香醇的龙井茶继续说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医在政策层面上获得支持。1982年,新修改的《宪法》中提出"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然而,对中医药学是不是科学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止。有人提出中医不能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检验,所以"中医是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当听到叶之秋把中医说成伪科学时,台下的同学可坐不住了,毕竟都学的是中医,现在当着在座同学的面,说中医是伪科学,这不是在抽同学们的脸吗?

    “伪你妈个头!既然是伪科学你怎么也选择来这里读中医了?”一个典型的愤青实在是听不下去了,站起来便指着叶之秋吼道。

    随着导火索的点燃,不少同学都对台上的叶之秋产生了不满之情,可细心的同学却发现台上的他并没有因为同学们的举动而发怒,而是一直保持着微笑看待着这一切。

    见时机成熟,叶之秋便大声说道:“百余年来,中医的命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捆绑在一起,风雨飘摇,一路走来。难道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中医药学真的不堪一击吗?不!恰恰相反。面对西方科学文化的挑战,中医药学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现代科学发达的西方国家经过了从排斥中医到信中医、看中医的过程,并渐渐开始出现"中医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