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迦南无念(今日再爆四更!)-《风吼证道录》


    第(2/3)页

    说这话时,她又有意无意地看向秀姑的手腕,可秀姑纤细的手腕白白净净,什么也没有。

    秀姑摇了摇头。

    了毓丘尼也察觉出自己的不妥,于是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又叮嘱她日后在修习功法之余来毓秀院找她练习无量妙掌神通,说完后便让秀姑走了。

    秀姑走出经堂之时,似乎从背后听到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从这一天开始,本常和尚便逐渐传授一风等人迦南无念经功法修行,从此,真正打开了一风佛道修炼的大门,一风的修炼之路,从现在开启。

    顶尖的修炼功法,就是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吸纳和运用天地灵气,化天地灵气为己所用。

    迦南无念经修炼的第一阶段,学会吸纳天地灵气。

    迦南无念经正是以佛道无念无我的理念,把身体融入天地,将身体当作是天地的一个天然的容器,将天地灵气吸纳进身体,汇聚到丹田的子泉。

    开始的阶段,也是最难的一阶段。主要是要理解佛道无我无念的理念。

    佛门说空,说无,在平常人看来太过虚无缥缈,难以理解,导致许多人修炼迦南无念经第一阶段就磕磕碰碰,找不到路径。

    实际上,正是因为人自身的存在感太强,因此会产生需要和求索。

    人们在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生存后,进而为更多欲望而忙碌、追求,欲望本身会繁衍出更多欲望,如果是正向的欲望,的确能够成就自身,造福一方。

    但也要时刻警惕,欲望的多面性,有时候为了正向而正向,使正向的意义浮于表面不说,还会犯下种种看似正确的错误,这就是佛道所谓的执念。

    更多人不能够理解欲望的本质,不择手段后依然遥不可及,那便产生贪、嗔、痴、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失荣乐种种苦难,陷入现实的泥淖不可自拔。

    佛门的无,空,实际上是与天地大道同在,从虚无混沌中来,向一切皆空而去。

    天地灵气蕴养万物,而万物终将化为一片虚无。

    佛道的空,其实是一种归属,一种返璞归真。

    唯有光阴永存,但光阴本身既无过去,也永无未来,它时刻从身边流逝,却永远无法捕捉,因此光阴永存,但也永远是无,是空。

    只有体会到这一层,忘记一切,甚至忘记时间,才能真正做到五蕴皆空,将自己全身心交于天地,无我无念,与天地同在。

    如此,才能敏锐地感知天地大道所化的每一丝一缕的天地灵气,自身如同汇水而成的深渊,让所有灵气自然地流入身体,汇聚在丹田子泉。

    如果不把自己忘记,自己就是一个坚硬的石头,而不是盛水的水缸。

    第二阶段,则是将天地灵气随经脉运转全身,润泽身心,蕴养慧根,可与第一阶段同时进行。

    天地灵气因人而变,因功法而变,它在佛门可以称为佛门灵力灵气,在儒家可以养成浩然正气,在道教修成道家真气,甚至还有许许多多其他派系。

    因为天地灵气来自无,去如空,它可以无形,也可以万变。

    天地灵气本身虚无,但蕴含着天地大道,天地能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