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偷龙转凤里的真公主(3)-《拯救悲剧人生[快穿]》


    第(3/3)页

    难怪明庭白发越来越多,宣帝还以为是生病的缘故,原来是父皇干的好事。

    以前父皇没有保护好弟弟,现在还逮着弟弟欺负。

    真是过分!

    “不孝子,朕等着你……”明庭没说完,缓缓闭上眼睛。

    看到明庭两鬓的白发,宣帝在心里默默地说,当不孝子挺好的,父皇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太庙享受香火吧!

    也不知道先帝到底消耗了明庭多少寿岁,会不会对他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至于对先帝说的,明庭是十世善人,多接触能旺自己,宣帝信了。

    毕竟有先例。

    当年太后被诬陷,正好怀了弟弟,不但洗清嫌疑,还当了皇后,宣帝更是被立为太子。

    后来,弟弟吃了有毒的栗子糕给太后挡灾,又在宣帝当太子的时候帮他分担了火力,这不是旺人是什么!

    再看简静姝,被丢在城门,还被好心人捡回家,也是沾了亲爹的光!

    信王府只有两个孩子,都平平安安长大,足够说明问题。

    宣帝越想越觉得是这个理,果然还是要对弟弟好。

    要不是明庭是成年王爷,宣帝恨不得叫他一直住在宫里。

    不过,这段时间明庭住在凌霄宫,宣帝倒是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受到一些影响。

    比如睡眠变好了,不会失眠睡不着,也不会做乱七八糟的梦。

    而且精神没以前疲惫,批折子的效率高了很多。

    还有美白。粉,居然是毒物。

    难怪他查不出皇子的死因!

    宣帝见过先帝后宫的勾心斗角,残害子嗣,所以登基后十分爱重皇后,他在后宫安插了人手,就是为了防止那些阴私伤害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去世后,他反复查过,没有查出大问题来。

    原来原因出在美白。粉上!可恨!

    想到因为自己喜爱雪肤玉貌,导致后宫嫔妃追求美白,甚至京中也以白为美,宣帝十分后悔。

    上行下效,一切都是他的过错。

    看来,能不能生皇子,还是要靠弟弟啊!

    宣帝握着明庭的手,仿佛看到了希望。

    “皇兄,你做什么?”

    明庭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愣了片刻后,一脸惊恐地抽回手。

    “你最近不去后宫,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猜出明庭脑子里不知道想着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宣帝一巴掌拍在蠢弟弟的额头上。

    “朕是摸摸你凉不凉,本来病没好全,刚才打铁还弄了一身汗,万一回去病得更严重怎么办?”

    “谢谢皇兄关心,我很好。”

    明庭嘴里说着很好,结果回去后又病了一场。

    因为这个,宣帝坚信父皇还阳消耗了明庭的健康和阳寿,他现在已经不再期望见到先帝了。

    虽然先帝点破了霍卓的身份,解决了大梁的继承人危机,可是弟弟的性命更重要。

    哪怕明庭是十世善人,也不能这么折腾善人!

    宣帝给简家夫妻赐了一套宅子,简静姝被接进宫,送到了董太后身边。

    换子的事情宣帝没有瞒着母后。

    知道真相老太太差点儿被气死,只骂李阮秋心肠歹毒,对流落民间的孙女疼得不行。

    因为这孩子的遭遇,也因为她长得像自己,董太后决定亲自教导简静姝。

    现在没到公布简静姝真实身份的时候,她便暂时住在太后的万寿宫。

    董太后特地召见了简大郎和张二娘,感谢他们养大静姝。

    对方是大梁国的皇太后,这么和蔼仁慈,两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开始拘谨得不行。

    不过,简静姝特别讨老太太喜欢。

    有她在中间调节气氛,他们也慢慢放松下来,还说了很多村里发生的趣事,逗得老太太直乐呵。

    走的时候,董太后赏赐了简家夫妻许多珠宝、绸缎、药材、古董,还说等简静姝学了规矩,会放她出宫陪他们两天。

    “阿弥陀佛!太后娘娘跟画像里的菩萨一样,慈善极了!”

    马车上,张二娘抚着胸口,非常激动。

    她右手有6指,从小被人笑话,为这个自卑得不行。

    今天见董太后之前,怕给孩子丢脸,张二娘特地把手指缠了起来。

    没想到太后是这样和气慈悲的老太太,太后宫里人也极规矩,没人盯着她的右手看。

    “她爹,我们是不是沾了小姝的光?”张二娘问道。

    “对!小姝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简大郎心里也高兴,看到简静姝日子过得好,有更多的人疼爱她,他高兴都来不及。

    至于信王说的,他们也是简静姝的爹娘,以后小姝给他们养老,简大郎不敢奢求。

    有皇上和太后的赏赐,足够夫妻俩过上好日子,不能给女儿添麻烦。

    万一叫人知道她这个郡主被残疾夫妻养大,从小生活在农村,没过一天好日子,小姝会被人笑话的。

    简大郎跟妻子商量,恰好张二娘也是这么想的。

    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已经是做梦都不敢想福气。

    只要对孩子好,他俩怎样都可以,千万不能给简静姝拖后腿!

    当奉天把偷听到的话告诉明庭的时候,他刚喝了一碗苦涩的中药。

    现在,简静姝除了在董太后身边学规矩,每天都会来凌霄宫盯着明庭喝药。

    这是宣帝安排给她的任务,他说明庭喝药不自觉,需要人督导。

    明庭知道,皇兄是给他们父女亲近的机会,他也乐意陪着女儿。

    皇宫里见风使舵的人多,他得给女儿撑腰!

    “简家两口子都是好人,把小姝教得很好。可惜好人不长命,他们原世界死得太早了!”

    等简静姝走后,奉天坐在明庭肩膀上感叹道。

    “皇上已经行动了,嘿嘿!终于可以报仇了!”

    明庭也等着看好戏呢!

    宣帝回来那天,借口自己微服私访,遇到祝阳侯的岳家蛮横跋扈,强抢民女,把任家的主事人任天行和祝阳侯李铎抓了起来。

    那天仗势欺人的是祝阳侯妾室的娘家,姓梅。

    梅家打肿脸充胖子,当侯府岳家,还说祝阳侯是自己妹夫。

    宣帝不管真假,直接套在任家头上,罪名是祝阳侯的岳家犯事,对方打着李铎的旗号为非作歹。

    这下,李家炸开了锅。

    李家人质问任芙蓉,任家现在这样落魄,不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居然强抢民女,还被万岁爷遇见。

    这不是茅坑点灯笼,找死么!

    任芙蓉和任家也非常冤枉,是谁在栽赃陷害?!

    因为任家换了信王世子,这些年一直小心谨慎,十分低调,恨不得叫人忘了他们。

    强抢民女?行事这么高调,是嫌自己不够出名吗?

    “绝对不是我兄长做的!”

    任芙蓉认定是诬陷,自家低调这些年,到底得罪谁了?

    她绝对想不到,起因是妾室的娘家横行乡里。

    夫君和哥哥都被抓了起来,任芙蓉带着女儿匆匆赶到信王府,求李阮秋救命。

    “王妃明鉴,我哥哥是个老实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一定是有人打着任家的旗号招摇撞骗,叫陛下抓了个正着。真是冤枉啊!”

    任芙蓉一边说一边流泪,大牢阴冷,她实在担心哥哥的身体。

    “嫂子娘家也太不懂事了,平时帮不上侯府也就罢了,这种时候还连累我兄长。”

    李阮秋气不打一处来,听说李铎受岳家牵连,她心里对任家的意见很大。

    任芙蓉知道自己现在有求于小姑子,只能伏低做小,求李阮秋跟信王说一说,通融一下,好歹还任家清白。

    另一边,霍卓一听任家爹爹下狱,急得在书房走来走去。

    “我最清楚爹的为人,他那么好,怎么可能强抢民女,肯定是别人陷害爹爹!”

    情急之下,霍卓一声“爹爹”脱口而出。

    李欣荣连忙捂着他的嘴,又出门瞧了瞧外面。

    见外面没人,她关上门急匆匆走到霍卓跟前。

    “表哥,舅舅不是再三跟你强调,一定要谨言慎行,千万不能暴露你跟任家的关系,做梦也不可以说梦话!”

    “要知道隔墙有耳,万一叫人知晓你是假世子,是任家的孩子,到时候全家都得一起死!”

    霍卓倒没有李欣荣这么紧张,这是他的院子,里外都是自己人。

    而且表妹过来,他把心腹打发出去了,哪里有别人!

    “表妹放心,我这就给父王写信!父王最疼我,任家舅舅不会有事的。”

    霍卓不知道的是,从明庭离开王府后,他屋顶上一直有人。

    霍卓每天的言行举止,见了哪些人,说了什么话,吃了什么菜,何时起床何时入睡,都会被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

    刚才他们的这段话,也被如实地呈到了宣帝跟前。

    “爹爹?呵,叫得这么亲热,可见他们私底下已经见过,还认了亲爹!很好!这个混账东西,还有任家,他们是把朕和信王当成了傻子,呵呵……”

    宣帝气得面色发青,嘴唇发抖。

    早在丁三说祝阳侯夫人的哥哥任天行和信王世子长得有几分相似时,宣帝心里便有了猜测。

    任大学士被罢官是十五六年前发生的事情。

    任天行受父亲连累,不能入朝为官,宣帝没见过他,对他完全没有印象。

    宣帝让丁三去任家盯着,可是任家人十分谨慎,言语没露出破绽。

    作为一个圣明的君主,自然不能没证据随便抓人。

    这不,祝阳侯小妾的娘家把机会送来,宣帝以此为由抓了任天行和李铎。

    他没想到最先沉不住气的是霍卓,到底年纪小,没有老狐狸老练。

    如果霍卓不清楚实情,宣帝还不会这么生气,毕竟事情起因是李阮秋贪慕虚荣,遗弃女儿换来男婴。

    可瞧瞧,他管任天行喊爹爹,看来霍卓早知道一切,还欺瞒信王,欺骗宣帝!

    真该死!

    宣帝最忍受不了被人玩弄欺骗,还是这种不高明的骗术,偏偏只差一点儿就成功了。

    “把上面的人抓了,严刑拷打,尽快审出结果来!对他们不用客气,无论男女,上大刑……”

    霍卓的一声“爹爹”,将宣帝的耐心耗尽,他直接把名单丢给了丁一。

    名单上,排在第一个的是霍卓。

    当天下午,御林军围住祝阳侯府和任家,照著名单抓人。

    信王府里,尽忠笑眯眯地对李阮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放开!我是信王妃,信王是陛下的亲弟弟,你们凭什么抓本王妃?”

    李阮秋一边挣扎一边咳嗽。

    她的伤还没好全,又被太后派来的嬷嬷盯着抄经书,现在一激动,胸口更是撕心裂肺地疼。

    “您做了什么,自己不清楚么?”尽忠笑容收敛,表情冷漠,“带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