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又见郑和-《共筑未来》


    第(2/3)页

    青花瓷器受欢迎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中国古时的玳瑁家具、服饰、纺车和各种中国瓷器。

    说到瓷器,周森的话匣子打开了,“我非常喜欢我们中国的瓷器,我上次去景德镇的时候,也买了几件青花瓷瓷器,我们中国的青花瓷瓷器真是太好看了,制作工艺真是太棒啦,瓷面非常细腻,光滑,表面上找不到一个气泡,说明烧制的工匠的手艺已经非常熟练了。”

    “我也是学过,制作陶艺,除了钱,去培训班,让老师教,可是我缺乏经验,怎么做都做不好,我才知道看着容易,真正轮到自己做,就并不容易了!”

    “那真的需要极大的耐心,还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能坚持下来真的不太容易,还要忍受寂寞,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实在不容易!”

    “烧制成功以后,还需要在瓷器表面绘画,让图案干透,然后再进行回炉,等干了以后,不会褪色了,就固定成型了。”

    “我是体验过这个过程,所以觉得特别不容易!”

    小方在一个摆放着精致瓷器的大展柜前,他指着其中的青花瓷说,中国古代的青花瓷器在当时最受欢迎。

    周森过去看,确实很不错,表面十分光滑,像一个大圆盘,上面还有精细的花纹,看上去十分精致。

    郑和船队将青花瓷带到非洲,在那里被视为珍宝,考古发现一些贵族还将青花瓷器镶嵌到墓碑上,可见当时郑和去的地方多么的多,郑和给世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他是中国的航海家,是一位勇士,坚强勇敢,只要他想去,纵然有困难,他也会想办法克服困难,去到他想去的地方。

    东南亚人民也十分喜爱郑和带去的青花瓷器,郑和的船队在经过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时,把当地的勃青和苏泥带回了中国,使中国的制瓷水平更上层楼。

    郑和将中国瓷器和文明带给马来人民,而这里也为郑和提供了更好的材料,为提高中国制瓷水平做出贡献,这进一步印证了文化的交流是相互的,而郑和是推进文化交流的友善大使。

    看了展品,周森觉得这家博物馆的收藏还是很不错的,小方点头,“它是马来西亚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储存库,还有很多精彩的展品,咱们再过去看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