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初到柬埔寨-《共筑未来》
第(2/3)页
章院长都会替周森考虑周到,帮他办好手续,护照一路通行,证件齐全,每去一个国家之前,章院长都会把这个国家的介绍资料发给周森,并提前联络好来接机的人员,当周森的导游,协助他完成采访工作。
周森的印象里这是一个落后的国家,但他透过窗玻璃往外看,没有他想象的那么贫穷落后。
街边还是有小商贩,卖各种小商品,有一家卖钱包、皮带的小商铺,老板还会说中文,旁边用中文字写着“中国柬埔寨友谊万年长春”,虽然只是扫了一眼,那个牌子很显眼,周森竟然有些感动。
“是啊,柬埔寨真是中国的老朋友了,两国友谊万年长春!”
“小杨,你来柬埔寨多少年了?”
“我爷爷那代就来了,我们已经祖孙三代人来柬埔寨了,我听爷爷说他出生在一个小渔村,祖籍是潮汕人,爷爷小时候父母都是渔民,每天出海捕鱼,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吃饭,仅能温饱,有的时候也很艰难,遇到天灾的时候,捕捞不到鱼,全家人都没有饭吃。”
“爷爷的父亲积劳成疾染上了肺痨,去世了,爷爷的叔叔为大哥办了后事之后,就带着全家离开了渔村,南下去闯荡了,先后去了越南、泰国,辗转来到了柬埔寨。”
“那时为了生存,去泰国、越南、柬埔寨的华人不少,我们一家也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家庭,由于勤劳刻苦,做事认真,非常努力,做生意,就站住了脚跟。”
“我已经是第三代了,叔叔靠自己的劳动养活了我的父亲,我父亲结婚生子,生下了我,我们家已经习惯在柬埔寨生活了,虽然都说柬埔寨经济比较落后,但是我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习惯了,也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我们还是觉得可以,就留在这里长期发展了。”
周森听杨桢桂介绍,就明白了,找到自己发展的地方,能生存,能繁衍后代,过得开心,就可以了,人各有志,也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
“那语言上,还习惯吗?柬埔寨这边学习英语吗?”
“刚开始的时候学习英语,但随着中国对柬埔寨投资的加大、加深,中文逐渐变成实用性的经济语言,特别是在华人华侨的圈子,你几乎不用学英语,仅中文就能和他们交流、做生意。”
“柬埔寨本土企业要发展壮大,就需要外国的技术、资金、设备和市场,而这些完全可以从与中国的往来中获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