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唉,你这人能不能讲究些。” 庄俞心中冷笑,又是来同自己谈讲究的?上一个道士周大德例子不够,没打够? “好,你说如何?” “那李书云有些根骨,也到了读书学道的年纪,我知晓你神通广大,可否安顿一翻,但不可让其住在此处,太过安逸,至于妇人就给个活计,够生存就好,多照顾些。放心,不白帮忙,我出钱,至多两三年我会在回来此处接她二人,可以的话还有那道童道乾也帮上一帮,毕竟那大德道长也却是为了自家徒弟,都记在我账上,我付钱。” 夏东流眯着眼,“哦?你付钱?” 曹即明点了点,“我有的,等你安排好了,亲手交于你,不少你半点。”少年心里寻思的这那块碎片掰去一块,应该够用了。 夏冬流看了转身而去的少年,大声问道,“曹即明,你到底是怎么个人?” 庄俞挺胸阔步,青衫长袖随风抖动,经过朱红长栏,随口回道,字迹清明,如含天宪。 “善人。” 夏东流莞尔一笑,如沐春风,身形隐匿无形,遁空而去。 梨园。 虽是整个府衙西厢一隅,但也真如人间仙境。 庄俞放了行礼后,奈何静不下半点心,如今小天地恢复了大半,便又去寻小姑娘,直直走向那做亭子拱桥,俱是那有些人间名气的“五亭桥”。 走近一看,五亭桥的桥身是由巨大的巨石砌成的,成一个“工”字形,桥下有五个桥洞。少年微微一笑,如此建造,正是应了那书上传言;据说,每当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时,每个桥洞里都倒映一个月影,形成“每洞含一月”的天下奇观。桥的中间是一座大亭子,大亭子的四个角连了一座造型相似的小亭子,这座桥也因此而得名——五亭桥。五座亭子既是隔开的,又是相连。再看看亭顶,金碧辉煌的琉璃瓦,绿色的檐上雕着各种各样的精美的花纹。 五座亭子各有四个翘角,每个翘角上都系着一只铜制的风铃;一阵风吹过,风铃发出“叮叮、叮叮”悦耳的铃声。每个亭子的四周都是用四根大红柱子支撑着,这一切把五亭桥打扮得分外华丽。 扶手栏杆,望着荷池清水,少年心头静了不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