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开封轶事-《独步天涯.》


    第(1/3)页

    三年后。

    开封城外十里,山上。

    一个身着孝服的高大男子悲伤地对着松树下的一座坟道:“父亲,又到了您的祭日,孩儿来看您了。三年了,孩儿有好多要和您说的话,可是您已经听不到了!”

    天气阴冷,狂风大作。

    下雨了,极大,一道闪电透过树的缝隙照下,照到男子的脸和石碑上。

    这男子一张轮廓分明的长方脸,一双虎目,两道浓眉,白衣被风鼓起,显得气度极是不凡,不怒而自威,纵然在千万人中也是最引人注目的。

    那碑上,赫然写着五个大字——赵弘殷之墓。

    “父亲,三年前您去追杀慕容燕云,哪知回来路上患上了重病,竟被九幽鬼境的贼人趁机把您杀害了。”男子哽咽道,“如果早知您会有不测,孩儿元朗无论如何也要拦住您啊!”说着虎目落下泪来。

    这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赵弘殷之子赵匡胤。

    赵弘殷膝下五子,老大早亡。赵匡胤排行老二,心高志远,仕途颇顺。在赵家兄弟中威望最高。因其公务繁忙,家中之事全由三弟赵光义协父料理。自从他最喜爱的五弟赵光赞被父亲的朋友带走治病的那天起,就再也没回过家。三年前父亲的死让他万分悲痛,并发誓要为父亲报仇。

    “老爷,您请节哀……”赵府的老管家赵福上前劝道:“老太爷已去了三年了,这三年中,老爷无日不在思念他老人家,您要振作起来,神龙派和朝廷还要靠您哪。”

    赵匡胤止住哭声,道:“老哥哥,九幽鬼境的秦广王还没找到吗?我要把他千刀万剐,为父亲报仇!”

    “老爷,秦广王还没找到……”赵福叹气道:“我按老爷您的意思,已派了神龙派全部力量去寻找,相信只要他敢在江湖现身,一定可以第一时间抓住他,为老太爷报仇。”

    赵匡胤点点头。

    赵福问道:“这三年老爷因有孝在身,朝中之事多半置身于外了,连这次淮南之战您都没去。那慕容燕云也因此多活了三年,今天孝期已满,不知老爷有何打算?”

    赵匡胤道:“是时候了,我不能一直待在这咸阳了,不然朝廷、江湖只怕要忘了还有我赵匡胤这一号!”

    话音未了,一道电光划破天际,带着轰轰的雷声,响彻大地,仿佛在回应着他!

    两个月后,开封朝堂。

    大殿中的龙椅之上端坐着大周皇帝柴荣,他三十四五岁的年纪,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头戴宝珠冕旒冠,一身黄色龙袍,气度尊严,颇具帝王之相。他俯视着殿中群臣,见众臣大多上了年纪,不禁叹了口气。

    散朝后,他独让赵匡胤留下。

    赵匡胤见柴荣神情有些抑郁,道:“陛下,何事忧心?不知臣能否为陛下分忧?”

    柴荣道:“赵爱卿,这次淮南之战大捷,主帅是年轻的将军慕容延钊,听说打得南唐连孩儿听了他的名号也不敢啼哭,这才是我大周的上将啊!”

    赵匡胤心中明白了,暗道:“满朝文武大臣大都老迈了,皇上这是要换年轻人啊。”,口中却装作不知,“陛下,慕容将军年少有为,此乃大周幸事啊,为何反倒忧心呢?”

    “赵爱卿,你看这满朝的文武,多是些无用的老臣,打起仗、论起国事来已不堪重任了。如今朝中缺少像慕容延钊这样年轻的英才啊,这些老臣位高权重,年轻人难以选拔,不知爱卿有何良策?”柴荣郁郁地道。

    赵匡胤道:“不如陛下效仿前人,重开科举,选拔英才。”

    柴荣一听心中大喜,点头称赞!

    “赵爱卿所言极是,只有重开科举,广招天下英才,方能彰显我大周朝堂唯贤是用,壮我大周国威啊!”柴荣赞道。

    赵匡胤心想,“此计一来取得陛下信任,二来可借机安插心腹,丰满羽翼。世人都说柴荣机智过人,今日却中了我一石二鸟之计,看来也不过如此。”

    第二天朝堂上,柴荣先问过一些政事后,缓缓说道:“众位爱卿,朕有意举办科举,选拔少年英才,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柴荣言罢,朝堂下一片哗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