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就是相当于金丹境。 面对着郭先生,方歌压力极大。 但还是向前行礼说道:“见过郭先生。” 郭先生点了点头。 两人先是客套了一番,随后说道:“我来是代表唐国向大夏皇朝取经的,听说贵国在诗道上不凡,连出佳作,我也有幸听闻了一首长春生日,惊闻天人,现在想请贵国的大儒们赐教一番。” 完了! 果然还是来找茬的! 方歌等大儒们都是面色一沉。 “赐教不敢当,郭先生有事就说吧?” “那好,我这里有一篇诗,请欣赏。” “此诗名初夏。” “城中厌雨过清和,偶出西郊野兴多。蚕簇趁晴方摘茧,麦场经润欲生蛾。” 郭先生的诗句一落下。 嘶嘶嘶…… 在场的大儒们全部都是倒抽了一口口冷气,面色震惊的难以复加,全部都是说不出话来了。 “好,好诗!” “我平生从未听闻过如此好的诗句,这首诗在我看到听闻过的诗句当中,理应排在第一!” “不错,此诗完美的道出了一副田园春景,有雨,有蚕,有麦,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其中的惬意难以言明!” “此诗一出,当冠绝诗坛,谁与争锋!” “这么一首诗拿出来欣赏赐教,确定不是砸场子的?” 众人一句句的开口,每一句都表达了对这首诗的赞美,可以说这首诗是极其好的。 “真不愧是儒祖级别的人物啊!一出手,就是如此诗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