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抽丝剥茧-《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第(2/3)页

    “对,长山村只要两成的分红,其余全部让给杨家!”

    刘子秋忽然明白了,当初萧昕为什么会答应按三成五来分红。对于长山村的百姓来说,能够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刘子秋不禁迟疑道:“可这个秘密……”

    “他在信的末尾不是说了吗?天大的要事。”魏征笑道,“什么才是天大的要事,而且担心皇上知道?唯有谋逆!”

    ……

    远在洛阳的杨玄感忽然打了个喷嚏。

    坐在他对面的一名文士笑道:“天气渐凉,玄感兄也该多添点衣服了。”

    “这点寒凉算不了什么。”杨玄感沉吟道:“只是那件事,杨某始终拿不定主意,所以想请蒲山公来商议一下。”

    原来,这个年轻文士便是杨广的待从官之一李密,他袭了父亲的爵位,是为蒲山郡公,与杨玄感素来交好。

    李密捋须道:“玄感兄以为,那帮泥腿子可以成事吗?”

    杨玄感皱眉道:“可是卢明月让人带话来,说是江南的谢家和王家都答应举旗策应。谢王两家是江南大族,颇有民望。如果山东、江南同时大乱,朝廷首尾难顾,必定要调重兵清剿,机会却是大好!”

    李密不屑地说道:“这样的机会今后多的是。玄感兄的谋划还不到一年,何必急在一时。”

    杨玄感说道:“如今天下一统,不趁民乱,朝廷兵马轻易不会调动,何来的机会?”

    “杨广好大喜功,没有内乱,可以劝他对外用兵嘛!”

    “对外用兵?”杨玄感摇头道,“蒲山公跟随杨广北巡,难道没有见到启民可汗亲为陛下除草吗?”

    “突厥不可用兵,那吐谷浑呢?铁勒、高句丽呢?”

    杨玄感若有所悟,说道:“朝中文武多为先父麾下将吏,与某交好者甚众,某当尽力说之,劝陛下远征。”

    ……

    刘子秋知道,历史上杨玄感确实造反了,不过应该是在杨广二征高句丽的时候。没想到魏征仅凭一封家书,就推断出杨玄感已有反意,不禁让刘子秋对这个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刮目相看,原来他不仅为人正直,还是个智谋之士。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与杨家和好,我没有意见。”刘子秋犹豫道,“可是,杨家高门大院,我的人进得去吗?”

    魏征笑道:“你进不去,有人可以进得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