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一章 老虎岭水坝-《满级考古大师》
            
            
            
                
    第(3/3)页
    啥意思?
    简单的说,就是接下来陈翰等人,就要和石油工人一样,打孔去了。
    他们要在水坝遗址上,沿着水坝的痕迹,每隔着五米或者十米,用洛阳铲打一个探孔。
    一共横纵要打三列,大约四五十个探孔吧。
    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勘探整个大坝的位置,确定遗址的土层结构,算是一种考古先期的调查工作。
    实际上,大部分考古项目,都是要先勘探,然后再进行发掘的。
    一般只有那种盗墓被发现了,然后进行抢救性发掘的考古项目,因为已经确定了墓葬,并且是没墓葬而非“遗址”,所以不需要再拿洛阳铲勘探,可以直接开挖。
    像这种五千年前的水利工程,也没有被挖过,考古人员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当然得打一大堆探洞,弄清楚详细的情况。
    还好,四五十个探洞的工作量实际上也不大,考古队十多人,平均一人也就打三四个探洞而已。
    就是这洞打的有点深。
    但是结果还是很喜人的。
    很快,陈翰等人就对这个大坝,有了一个模湖的判断。
    水坝的现存宽度应该约为54.5米,整体呈漫坡状,坡度不大。
    原宽度则近100米。
    堆积也可分为五个大的层次,根据洛阳城带出的泥土,可以判断有灰黄色土、灰褐色土、黄褐色土、浅黄色黏土、青膏泥五个土层。
    至于这五个土层,分别是哪些时期的,哪些土层又是属于大坝的一部分,那就需要开探方进行详细的发掘,才可以做出判断了。
    在前期考古调查和勘探的基础上,孔建文确定了本次考古发掘的工作区域。
    为减少发掘工作对水坝坝体的破坏,采取探沟解剖发掘的方式进行。
    被命名为“t1”“t2”的两条探沟,在孔建文的一声令下,正式开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