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可是相当大方的份额了。 一般情况下,一趟买卖,也就十块出头。 孟清塘之所以给这么多,不是着急回家吗?他是担心自个不在家,安家那些瘪三又欺负自己女人。 出门在外,钱不外漏。 孟清塘这是犯了大忌了。 九里沟村是个杂姓村子,最大的姓是洪,在这个年代能买得起拖拉机的,都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其中两辆拖拉机就是属于洪家的。 于是他们两个一商量,坐地涨价,一趟车一百,为了防止孟清塘到城里不认账,这一百块钱还要现在就结清。 其实孟清塘这一趟货,顺利的话,也就挣个五六百块钱,他不是出不起这个运费,而是不能开这个口子。 孟清塘单打独斗的出门做生意,自然也不是被吓大的,在别人地盘上,还是先礼后兵,于是他就找了村支书。 村支书姓乔,出身村里第二大姓,也是另一个拖拉机司机的叔叔。 钱财动人心,要是今天挣了这一百,就是一月四十天的不开张,也能把日子过滋润了。 村支书并没有尽力,给孟清塘带回来的结果是,运费降到八十。 这还不是欺负人吗? 种梨子的老汉姓巩,爷爷那辈子逃荒落户在这里,家里人丁单薄,育有两子一女,大儿子留在了战场上,二儿子失踪了,女儿还小。 这也是为什么孟清塘费那么大功夫,非要收购巩家梨子的原因,他帮的不止是这个摇摇欲坠的家,还想让英雄没有后顾之忧。 巩家因为出了一个烈士,虽是独姓,但村里人也不敢明着欺负。 “明厂,给叔个面子,有个差不多得了。你要是觉得二十不够,我再给你添点。” 巩家何尝不知道孟清塘对他们的帮助呢? 他是想着洪家小子能给自己一点面子,有个差不多的工钱,剩余的自己私下补上,别伤了彼此的和气。 只是洪家两人执意要宰这个外乡的肥羊,并没有退步。 还让家里的后生,将老人“请”回家去。 没有吃绝户,已经是他们对巩家最大的宽容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