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故乡的老槐树-《换心追踪》
第(3/3)页
忽然,有个大人说话了:“小朋友们,我来给你们解释解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虽然看不清脸面,听声音,大家都知道,这是本村的张老师。我们这些小朋友提出的问题,很让路过我们身边的这位老师感慨。他感觉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必须有他的合理性,才能让孩子们信服。否则就失去说服力,也就成了纸上谈兵。作为老师,他有责任为这些明天的学生进行解说。
“小朋友们,司马光砸得那个缸,和咱们家的水缸不一样。咱们家的水缸是生活用品,非常结实。你们就是用锤头砸,想砸坏它也要费好大的力气。”
“司马光砸得那个缸,属于工艺品、观赏品,就没有我们家的水缸结实。司马光砸的那个缸,形状和我们家用的水缸也不一样。它是个大圆肚子,块头大又特别高,和大肚子比,那缸口就显的很小。如果装上半缸水,水能把缸里的人淹死,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却抓不到缸的口和边沿……”
张老师认为,这一下可以把小朋友所提的问题都解答了。没想到,我们这些孩子,又提出了新得问题:“张老师,那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去的?
“张老师,你说那个缸那么大、那么高,没有梯子,能爬到缸边去玩吗?”
“张老师,那么大的缸,给人家砸坏了,要不要赔?”
张老师说:“那是司马光自家的缸。这件事发生在司马光家的后院。”
又有个小朋友很担心地说到:“水缸那么大,一定很值钱。他爸知道后,司马光一定要狠狠地挨一顿揍了……”
“要是别人家的缸,他敢不敢砸?砸坏了他赔不赔人家?”又有小朋友插话。
我们这些学龄前的孩子所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让这位富有教学经验的张老师,第一次感到不知所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