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次,这种电磁频谱发出频率较高的,一般都是波次突击的指挥坦单位。 99A指挥坦虽然不用指挥分队火力协同,但穿击战斗过程,队形收缩,扩张变化,战术位置调整,都能够让车载电台通讯信息交换率达到极高的程度。 几乎每分钟指挥坦都有命令下达。 红军的电子连,只需要根据旅,营指挥官命令模式经验,替换一下诸多电磁频谱发出单位,做出身份素描。 就能硬生生的在陆群当中,精准的找到蓝军重要指挥节点。 毫不夸张的说,根据红军对于179旅的了解,精确素描会战当中,对手每一辆车组人员身份,准确率都能达到95%以上。 锁定这些指挥节点,就是红军反击的第二步。 否则,刘湘不计战损,让己方那么多坦克,步兵,淘汰在自己的无差别炮击当中。 岂不是缩减自己的火力? 电子战大队锁定了蓝军指挥的节点位置后,无数的红军战士开始涌入战场,战车无法通行,容易被侧翼蓝军集群消灭。 那就步行奔跑。 斩首行动开始了。 当然,这种斩首行动包括但不限于火炮,坦克,步兵,无人机等任何战场军事力量。 红军的反攻终于开始,并且慢慢占据上风。 92旅指挥室内。 刘湘看着战场上,己方的人群,战车,炮车都在有目标的围攻蓝军指挥节点。 哪怕作为旅长,哪怕已经几十岁的人了,此刻,刘旅长也忍不住攥紧了拳头。 带兵的人,甭管级别多高,甭管年龄多大,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从来不认为自己会败,现在不会,未来也不会。 只会坚定的认为,他们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刘湘目光死死的盯着屏幕,连他都不得不承认,179旅不管是冯丘虎还是陈钧,的确有能力。 合成旅第一次大会战,就敢直接拼体系,在各项数据不明的情况下,把全旅几千人集中到一起来进攻自己。 拿整个旅磨刀,连试探都不打,确实有大气魄,大血性。 但可惜! 刘湘摇了摇头,他轻吐了一口气,这种拼体系的战斗他们92旅根本不怕。 当年的92师虽说经历过裁撤,经历过整编,改编,甚至如今的92旅都是很多单位拼凑的。 可拼凑的,留下的,又有哪支不是当年的英雄部队? 刘旅长自然有属于他的傲气。 他想看看,蓝军这种装甲集群突击,来势汹汹,如今突击的箭头已经被自己炸掉。 两翼的火力也被己方不断突围,后方的后勤都遭受了打击。 你蓝军还怎么应对。 尽管此时的刘湘什么话都没说,但根据他多年的指挥经验,已经足以推断出接下来的蓝军,高级指挥官不断战损。 为保证装甲突击链正常,他们只能顺位替补指挥官,力求稳定。 但只要自己这边电子战大队锁定对方,哪怕替补也会被斩首,短时间内蓝军指挥官会被无限猎杀。 到了最后,指挥人员损耗殆尽,群龙无首,后勤被摧毁。 甚至会由班长担任指挥官。 那蓝军自然就败了,他们把火力压在一处,压根承受不住这种损耗。 这可不是刘旅长的臆想,而是他这种战术一旦实施就该有这种结果。 眼看胜利有望,一切压抑的情绪在此刻被淋漓尽致的释放。 整个红军指挥部的人,都开始稍稍的放松。 可足足十几分钟过去了,战场上的蓝军集群不仅没有被阻滞,反而依旧在合围。 甚至不知什么时候,战场的半空开始被蓝军打出大批量的烟幕弹。 导致高空督战的无人机拍摄画面都被阻挡。 并且烟幕弹还在不断释放,甚至画面遮挡之前,刘湘还看到蓝军的一名战士,笑得格外开心。 正肩膀扛着炮朝空中发射烟幕弹。 不知道为什么。 刚刚还认为胜券在握的刘旅长,突然心头一跳,预感到了不对劲。 因为他想起,似乎从己方榴弹炮部队轰炸蓝军箭头时,蓝军的整体调整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就好像人家根本就不担心,反而是自己在这忙得上蹿下跳。 不对!! 蓝军这次的指挥,是谁? 刘湘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疑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