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明天我想上街给她们买两身衣服,我看颖颖穿的衣袖子都短了,像是去年买的,都不太合身。” “这么冷的天,她手冻得冰凉,这样可不行啊。” “行,那就买两身。” 陈钧笑了笑,心里却有些酸酸的。 妹妹的衣服是不是去年买的,他不清楚,但是普通人家的生活就是这样啊。 哪怕如今家里条件已经好些了,相比前几年要供两个孩子读书上学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这种节俭的习惯,是刻在骨子里的,很难真正去改。 他心里酸是想着自己长这么大了,每月工资也有不少。 却没办法,真正去改善家里的条件。 可能是注意到,陈钧这会思绪不对。 李海瑶转换了下话题:“我上午听你说,过完年要去京都参加中培。” “有确定时间嘛?” “没有。” 陈钧滋溜了一口粉丝,随即拿起桌上的抽纸擦了擦嘴:“现在估计各单位正乱着呢,中培计划只是战区提出的方针。” “具体名单还没拟定,不过我听政委说,杨传州会跟我一批过去,时间也不长,就三个月。” “到时候回来,旅里大部分工作估计都落实了。” “嗯。” 李海瑶也见过杨传州,并且知道对方是从联合参谋部出来的干部。 这种有背景的干部,下到地方部队。 说白就是抢人资源的,他被安排去参加中培,倒是不意外。 “我在后勤,看到旅里给新晋升的干部分房名单了,里面有你的名字。” “房源是按照两室一厅90平,正团级干部标准分配,估计年后也会落实。” “你,要不要给伯父,伯母说下?” 李海瑶将自己看到的消息,告诉了陈钧。 部队里面按照干部待遇规定,副团只有80平,正团90平,正师120平,正军180平。 一般情况下。 很多单位分房资源都会非常紧张,一来是单位资金的问题,盖不了那么多,二来是没那么多合适的地皮。 毕竟,家属院也是要商圈的啊。 肯定不能随便找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就建地基盖房子。 需要商圈,那部队建房就要和当地部门协调,跟上划分的经济开发政策,各方面手续很繁琐。但彭城不需要,或者说便利的多。 因为彭城地形平坦,大多数地方一眼望去就跟中原差不多。 最高的海拔,可能就是坟包了。 由于地形的缘故,也会导致部队建房成本大幅度降低,商圈容易建立。 加上军改,如今第一军大刀阔斧开干,上面资源源源不断汇聚,正是财大气粗的时候。 给他弄个正团级的待遇也不算啥。 就是 陈钧看着李海瑶,正在认真跟自己讨论房子的问题,他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至于原因,倒不是陈钧不想考虑这些。 人家女生都主动提起房子的问题了,肯定不是没来由的一阵乱说。 主要是这次军改的动静,按照他的记忆,将远远超出眼前的这点规模。 第一军后续单位都要更换驻地,搬到湖州,这次演习战场上频繁出现两栖装甲部队,可不是瞎几把出来的。 演习结束,124师又被扣在福州不让回去,同样也是有原因。 军区改战区,一字之差,意义就不同了。 第一军后续军改番号,要被改为七十二军。 而上面给七十二军的任务,就是执行两栖登陆作战。 他们麾下的编制,以后都会朝着两栖重型合成旅发展。 如今扣下的两栖单位,就是要将很多干部打乱重新分配。 就跟一营被解散时差不多。 而179旅因为多种因素,第一军改为七十二军时,全军的单位都要转移驻地,而他们却被留在原驻地。 全旅统一被划分到七十一军。 七十一军是由十二军改编而来。 提起十二军或许很多人不熟悉,但看过《亮剑》的应该会有些印象,十二军再往前追溯,就是中野第六纵队。 也就是李云龙原型中的那个单位。 当年第六纵队,那也是所向披靡,让敌人闻风丧胆,十大王牌军之一。 可问题是,他参加中培的这几个月,军改风起云涌,动静太大,连军一级的归属都被换了。 179旅原本应该跟着七十二军走,若是被划分给七十一军。 他这分房,还能批下来嘛? 179旅从一个浑身冒着金光的试点合成旅,一朝军改。 眨眼的功夫,就变成后娘养的单位。 陈钧自然是相信陶旅的能力,也相信后续肯定会打好各方面关系,重新融入新单位。 但一开始,绝对没那么容易啊。 他之前说这次参加中培,正好远离这次军改漩涡的中心。 那是一点都不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