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再加上旁边各种各样的护卫船,这编制若是放到现代,顶得上一个豪华满编航母舰队了!” “你让造船技术还停留在三板子时代的蛮夷,怎么对抗?” 以此不难看出,大明时期出现科技苗头,并不是无故放矢。 航海、造船需要大量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的知识,放到现代可能不值一提,但别忘了,这可是六百年前啊! 如果换算到现代,就跟华夏突然宣布要进行星际航行一样,让人听了就觉着匪夷所思!! 而且不光是造船,大明承接唐宋,在部分领域已经摸到了近代科技的标准! 甚至朱高煦都觉着,哪怕没有系统的帮助,仅靠大明自身就能快速进入科技化,他仅仅只需要从旁解决一些,来自见识、思想上认知错误的政策即可。 可惜,自从满清入关以后,根本就不重视这些东西,尤其是到后期,那杀千刀的死老妖婆,将整个华夏都祸祸成什么样了? 汉家走向巅峰用了几千年,跌落谷底却只用了几十年! 老妖婆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正式将华夏带进了黑暗之中。 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只为驱逐蛮夷,又有多少先辈呕心沥血、隐姓埋名,奉献一生。 这一切,为的只是那四个字,复我中华! 几代人奋起直追,呕心沥血才堪堪将华夏的脚步拉了回来。 其中之艰辛,堪称血泪史。 念及至此,朱高煦恨不得将建奴拉出来在灭上几次,不然难消他心头之恨。 “于谦、王阳明、张居正.....”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让人遗憾的时代.....” 朱高煦似有所感,一个个‘千古名人’划过心头,心中情绪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 大明有无数的问题,可同样人才辈出! 就在此时,朱棣兴奋道:“老二,神种.......” “来人,拿纸笔来!” 朱高煦出声打断,说道:“儿子这就将地图和分布位置给画出来!” 侍官立刻抬来长桌,王允亲自上前磨墨。 朱高煦思索片刻,提笔按照记忆开始绘制‘世界地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