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天禧在恒山之巅盘桓数日,苦寻机缘而不得,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他望着云雾缭绕的山川,叹了口气,决定继续北上,寻找新的线索。 他一路向北,不过几日,来到中岳嵩山。 彼时,少林寺已彻底投承朝廷,成为了皇权的附庸。 当少林寺的僧人们发现朱元璋钦点的要犯张天禧竟敢现身嵩山时,他们立刻发动全寺武僧,誓要将他拿下。 张天禧心中懊恼不已,这情景仿佛重演了当年在武当山的遭遇。 只是当年有杨不悔出手相救,而在这少林寺中,他却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幸好他在终南山上苦修多年,武艺已有长足进步。 他且战且退,试图寻找突围之机。 突然,他瞥见旁边有一座破旧的小庙,于是趁机潜入其中。 庙中有一位老方丈,虽然年迈但精神矍铄,目光如炬。 他见张天禧闯入庙中,却并未惊慌失措,反而从容地打量起他来。他发现张天禧气质非凡、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便知此人非等闲之辈。 于是,决定将其收留,以庇护其周全。 当少林寺的武僧们气势汹汹地追至小庙时,老方丈独自出门应付。 他三言两语之间便打发了那些武僧们,让他们相信张天禧并不在庙中。 少林寺的武僧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悻悻离去。 张天禧见追兵退去,连忙从藏身之处走出,向老方丈道谢:“多谢大师救命之恩!” 老方丈微微一笑,说道:“施主无需客气。此处甚是偏僻,若是无事,你尽可在寺中盘桓几日。” 于是,张天禧便在这座小庙中住了下来。 他每日与老方丈谈经论道、切磋武艺,倒也过得清闲自在。然而他心中始终挂念着寻找五岳之秘的事情,不敢有丝毫懈怠。 某日清晨,张天禧在庭院中散步时,突然听见一阵棍棒交击的声音。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僧人正在演练棍术。 那僧人一招一式虽然普通无奇,但每一棍都砸得地面砰砰作响、气势惊人,仿佛每一棍都能撼动天地一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