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掌柜拍了拍身侧的那摞匣子,“五十本正正好,卖完就卖完了吧。”毕竟书坊做的是长久的生意,比起印太多坏了口碑,还是少而赚的好。 傅文钰松了一口气。 他刚才说的时候,还担心张掌柜不听劝呢。 毕竟卖一套就能赚七两,利润还是非常丰厚的。他最近跟张二混熟了之后,听对方提过几句,那就是像开元书坊这种开在城市中心的书铺,其实不怎么赚钱。好的时候一个月也就赚个一百几十两,差的时候甚至是几十两。 比不上唐家的其他铺子。 所以他很担心张掌柜经不住诱惑。 精装话本,他可是当做奢侈品在做的,如果胡乱印刷,搞坏了市场的话,那非常不利于以后的其他话本售卖。 如今两人达成一致,那是再好不过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张掌柜请傅文钰在那些新印的精装版签上名字,然后再让伙计给客人们一一送去,只剩下没卖出去的七本留在桌上。 而在签字的间隙里,傅文钰也知道了,不但精装版的预定出乎了两人的意料,普通版的亦是如此,卖出去的比预期多。最后统计下来,在柳州城内卖出去的加上未来几天要送到其他州府分店的,普通版一共卖出去了一千九百套! 印房白天印刷,晚上点灯装订,到如今堪堪做出来两千套。 张掌柜当机立断,决定再追加六百套。 这次傅文钰没有阻止,因为六百套的话往各处分一分,一家店铺大概也就几十套,哪怕最近卖不出去,多放一点时间还是能卖出去的。 而且卖不出去也不要紧,只要印了他就有钱拿。 所以这一天,傅文钰都很开心。 ……他的小部分读者们也开心。 刘昌淼便是其中一个。 刘家在柳州境内虽然不算是大户人家,但因为刘举人考中了举人功名,并且刘家大少爷在很小的时候就考中了秀才,所以一家人在柳州颇有脸面。更别说他们家世代耕读,是世人眼里的‘书香门第’,所以并不缺钱财。 如今刘举人和刘大少爷在京城求学,家中除了刘老太太和刘太太外,就只有刘昌淼一个孩子,所以他要什么就有什么。 最近只在话本上吃过瘪。 他那天从茶楼冲出去后,本想马上去开元书坊找傅文钰质问的,但走到半途突然冷静了下来,然后打道回府。 但他心里一直记挂着。 王富贵到底是不是王员外的亲儿子? 若是,他决定以后再也不看傅文钰的话本了,若不是,他又很好奇真相是什么。那位‘包大人’可是说了,若是父子,血必定能够相融的。 难道是张家使了什么手段? 忐忑间,小厮拿着一份小报和一个精美的木盒跑了进来。 “少爷,少爷——” 小厮兴奋地喊道:“送来了,送来了,您定下的话本送来了!” 刘昌淼豁然站起,“快给我!” 他倒要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 柳州小报和木盒,同时放在了桌上。若是平时,刘昌淼定会先拿起柳州小报,追看新一期的话本,但今天他看都没看小报一眼,还嫌它碍事,一把扫落。 “快打开!” 小厮动作利索地打开了木盒,然后两人就看到了木盒里面放着一本书、几小卷画、制作精美的书签等,这些书签里有花形的,有人形的,还有动物样式的。有几张书签的样式连家中藏书颇丰的刘昌淼都没见过,很是新奇。 不过他顾不得这些。 第(2/3)页